由世界衛生組織(世衛)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辦的「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區域間培訓工作坊暨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成立10周年活動」於2025年10月22-24日在本澳舉行。澳科大副校长姜志宏、中醫藥學院副院長吳其標、中藥機制與質量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李婷作為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專家組成員應邀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世衛亦於10月25日共同主辦「本地培訓工作坊」,澳科大中醫藥學院150名同學积极參與培訓交流,收穫滿滿。
出席開幕式嘉賓合影
開幕式於10月22日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綜合部主任郭曉峰、世衛傳統、補充和整合醫學處處長金承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呂紅、衛生局代局長鄭成業、藥物監督管理局局長蔡炳祥、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代院長戴華浩、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主任莫蕙、世衛代表及專家顧問、醫務委員會成員,以及本澳中醫藥社團代表等共約100人出席。
開幕式會場
金承哲處長致辭時首先代表世衛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大力支持以及長期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並回顧了自2011年開啓的合作歷程,尤其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成立10年以來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例如共同組織了16期區域間培訓工作坊及16期本地培訓工作坊,惠及全球逾3100名專業人士,顯著提升了各國在傳統醫學領域的監管、質量及臨床實踐能力,該中心已發展成為連接世衛與全球在傳統醫學培訓的重要橋樑。而是次開幕儀式後舉行的工作坊正值《世衛全球傳統醫學戰略2025–2034》發佈之際,將聚焦分享各國傳統醫學的經驗,尤其傳統、補充和整合醫學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對於落實下一個10年發展規劃具重要意義。
世衛傳統、補充和整合醫學處處長金承哲致辭
鄭成業代局長致辭時充分肯定世衛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卓越貢獻,從《世衛傳統醫學戰略2014-2023》的實施,到傳統醫藥納入《國際疾病分類》及術語標準化,再到新全球傳統醫學戰略草案的通過,均為全球傳統醫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是次工作坊不僅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與世衛第4個傳統醫藥合作計劃的首個培訓活動,更是慶祝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成立10周年的重要里程。他強調,該合作中心自成立以來,在積極支持世衛傳統醫藥發展,搭建國際交流國內合作平台,推動本澳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等方面成效顯著。總結過往,賦能未來,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將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開創新未來。
衛生局鄭成業代局長致辭
世衛區域間培訓工作坊一連3天在本澳舉行,來自22個世衛成員國/地區(其中1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及5個葡語系國家)共約60位傳統醫學官員、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齊聚本澳,共同探討傳統、補充與整合醫學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世衛區域間培訓工作坊
22日亦舉行了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專家組會議,凝聚專家及中醫業界力量,為本澳中醫藥發展建言獻策,共同探索發展方向規劃未來。吳其標教授、李婷教授列席專家組會議并作主旨發言。
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專家組會議
10月25日舉辦的「本地培訓工作坊」邀請世衛代表講述最新傳統醫學戰略,以及內地和本澳的青年中醫分享自身成長和入行的經歷;同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啟動「青年中醫成長引航計劃」,期望通過深化專業知識、推動傳承與創新、拓展行業視野,提升本澳青年中醫專業自信。澳科大中醫藥學院150名同學積極報名參與培訓及交流,收穫滿滿。
(部分內容來源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